北京2022年12月29日 /广东会/ -- 12月28日,2022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和汽车工业整车二十强、零部件三十强企业信息线上发布会在京召开,本届发布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机经网承办,旨在总结过去一年间机械工业所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引导行业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榜单发布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代表主办方分别发布了2022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汽车工业整车二十强、零部件三十强企业名单,机械工业信息中心副主任沈波主持了此次线上发布会。
2022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榜单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发布了2022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名单。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3705.45亿元,下同)、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055.98亿元)、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634.95亿元)分别获得2022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前三名。(其他位次企业及信息详见文末名单)
作为中国机械工业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转型发展的风向标,今年第18届机械企业100强在做强、做优、做大等方面展现出新活力,呈现诸多新特点。
(一)2022年机械百强企业规模情况
本届机械百强营业收入合计25391亿元,同比增长13.98%,增速比上届百强高0.65个百分点。
(二)2022年机械百强企业盈利情况
本届机械百强企业利润总额合计1317亿元,同比下降6.17%。其中:58家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2家利润同比下降。
(三)2022年机械百强企业行业分布
本届机械百强入围企业最多的三大行业仍是 -- 电工、石化通用机械和工程机械行业,分别入围32家、15家和12家,合计入围59家,占比近六成。
(四)2022年机械百强企业地区分布
本届机械百强中:东部地区:入围66家,合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45%;中部地区:入围21家,合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48%;西部地区:入围13家,合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33%。
(五)2022年机械百强企业按企业性质分布
国有企业:45家入围,营业收入占比59.48%,同比增速12.63%;民营企业:53家入围,营业收入占比39.94%,同比增速16.33%;其他企业:2家入围,营业收入占比0.58%,同比增速-2.56%。
(六)百强企业产出效率继续提升
本届机械百强企业人均营业收入235.43万元,同比提高26.11万元。受原材料涨价等多重因素影响,本届机械百强企业人均利润12.21万元,同比下降0.98万元。据测算,同期机械工业(不含汽车)规模以上企业人均营收146万元左右,人均利润9万元左右。
(七)百强企业是行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届机械百强企业数量仅占全行业(不含汽车)规模以上企业的0.12%,营业收入占14.66%,利润占12.13%,职工人数约占9%。本届机械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合计906.5亿元,同比增长19.59%,高于同期营业收入增速5.61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3.57%,比上年同期提高0.17个百分点,比全行业(不含汽车)平均水平2.41%(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大行业R&D经费情况估算值)高1.16个百分点。
(八)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近年来,我国机械企业在不断成长,无论是规模、效益,还是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力,都有了长足进步,与世界同类企业的差距不断缩小,成长性和运营效率都有较好表现。
机械百强中:2011年,国机集团成为我国机械工业(不含汽车)首个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排在第434位,此后连续12年入围,2022年排在第224位,比2021年提高60位。
2021年,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第二家入围世界500强的机械企业(不含汽车),2022年继续入围排在第452位。
尽管我国机械、汽车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但与世界同行顶级企业相比,仍存在一些差距,如:
增长速度趋缓,盈利能力较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共性技术研发主体缺位;一些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发展相对滞后;一些重大关键技术和产品缺失;部分高端关键装备、短板设备仍受制于进口;知识产权保护不足;自主品牌培育滞后等。这都是制约我国机械、汽车工业由大到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
2022年中国汽车工业整车二十强、零部件三十强企业榜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发布了2022年中国汽车工业整车二十强、零部件三十强企业名单。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7798.46亿元,下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7056.96亿元)、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5555.15亿元)分别获得2022年中国汽车工业整车二十强企业前三名;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21年零部件业务收入2610.36亿元,下同)、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1399.44亿元)、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14.91亿元)分别获得2022年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三十强企业前三名。(其他位次企业及信息详见文末名单)
从今年上榜企业分布情况,可以发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入选企业排名情况
整车二十强:今年有2家企业排名上升,7家企业排名下降,9家企业与去年排名一致,2家新增企业。零部件三十强:今年有11家企业排名上升,9家企业排名下降,9家企业与去年排名一致,1家新增企业。
(二)入选企业规模情况
上榜的整车二十强企业2021年营业收入合计为46753.32亿元,同比增长10.64%,增加4497亿元。入围规模为84.67亿元,比上年提高20.39亿元。最大规模为7798.46亿元。3000亿以上规模企业:6家,与上年持平。1000~3000亿之间规模企业:6家,比上年增加2家。1000亿以下规模企业:8家,比上年减少2家。
上榜的零部件30强企业2021年零部件业务收入合计为11273.92亿元,同比增长10.53%,增加1073.79亿元。入围规模为113.55亿元,比上年提高7.60亿元。最大规模为2610.36亿元。1000亿以上规模企业:2家,与上年持平。400~1000亿之间规模企业:3家,与上年持平。200~400亿之间规模企业:9家,比上年增加2家。200亿以下规模企业:16家,比上年减少2家。
(三)入选企业盈利情况
上榜的整车二十强企业2021年利润总额合计为3129.11亿元,同比增长56.13%,增加1124.88亿元。上榜的零部件三十强企业2021年利润总额合计为761.70亿元,同比增长20.47%,增加129.45亿元。
(四)入选企业地区分布情况
上榜的整车二十强企业中:东部地区:入围11家,合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79%。中部地区:入围6家,合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0.92%。西部地区:入围3家,合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12%。
上榜的零部三十强企业中:东部地区:入围24家,合计零部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11%。中部地区:入围6家,合计零部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42%。西部地区:无
(五)入选企业性质分布情况
上榜的整车二十强企业中:国有企业:入围11家,合计营业收入占比为75.48%。私人控股:入围6家,合计营业收入占比为16.88%。其他:入围3家,合计营业收入占比为7.64%。
上榜的零部三十强企业中:国有企业:入围11家,合计零部件业务收入占比为54.58%。私人控股:入围10家,合计零部件业务收入占比为25.36%。其他:入围9家,合计零部件业务收入占比为20.06%。
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为了让广大企业对行业发展形势有一个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分别对机械工业和汽车工业2022年的经济运行形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2023年的行业运行趋势做出预判。
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罗俊杰指出,今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频发等多重挑战,机械工业作为我国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首当其冲,四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大幅下滑,增加值当月同比下滑两位数,累计也由正转负,行业运行偏离了正常轨道。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机械工业全行业也迅速行动起来,五月份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六月份当月增加值基本恢复正常增长水平,累计增加值增速由负转正;三季度以来机械工业总体延续稳定运行走势,主要指标继续稳步回升。进入四季度,国内疫情再次反复多地频发散发,叠加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不确定,加重了行业平稳运行压力。10月、11月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再次出现回落苗头。
最新数据显示,11月当月机械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回落,累计增加值增速也出现回落,通用设备、专用设备、汽车行业累计投资增速比1-10月分别回落0.1、0.6和0.5个百分点,机械工业累计出口增速比10月回落1.2个百分点,当月出口增速由正转负。
展望2023年,罗俊杰认为宏观层面和政策层面为2023年机械工业稳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一定程度上提振了行业信心。但同时要看到,机械工业稳增长基础仍不稳固,经济运行仍面临多重压力和挑战。从需求侧看,行业投资增长势头较弱,消费恢复态势不强,出口增速回落不确定性加大;从供给侧看,产业链供应链仍存在一些关键环节"卡脖子"的卡点堵点,增长新动能尚未形成广泛带动作用。此外,疫情的影响在较长一段时间还将存在,各种不确定短期变化和外部因素还可能会加重"三重压力"、困扰行业的平稳运行。
综合分析:
在国际市场不出现大幅下滑、国内疫情得到较好防控的情况下,初步预计2023年机械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5%左右。
汽车工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陈士华指出,2022年汽车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有以下特点:汽车产业保持增长:1-1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62.8万辆和2430.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1%和3.3%,1-11月增速比1-10月有明显的下降,较1-10月分别收窄1.8和1.3个百分点。乘用车成为拉动车市增长的主力:1-11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70.2万辆和2129.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7%和11.5%。从中长期来看,我国汽车市场总体处于普及的后期,居民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依然强烈,加上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带来的行业红利,为乘用车市场今后保持稳定增长提供了充分保障。商用车持续表现低迷:1-11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92.7万辆和30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9%和32.1%,继续呈现两位数下滑。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5%。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比重达到27.2%。汽车出口保持良好势头:1-11月,汽车企业出口278.5万辆,同比增长55.3%。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225.1万辆,同比增长57.8%;商用车出口53.3万辆,同比增长45.7%。新能源汽车出口59.3万辆,同比增长1倍。
2022年预测:汽车总销量为2680万辆,同比增长2%
2023年预测:汽车总销量为2760万辆,同比增长3%
殷切希望
机械百强、汽车整车二十强、零部件三十强企业是行业深入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突出代表,是行业持续、稳定、健康、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罗俊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向全行业发出了殷切希望:希望机械、汽车行业广大企业以入选企业为榜样,在当前国内外形势异常复杂严峻的形势下,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继往开来,创新发展,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制造强国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提高科技投入,加强品牌建设,通过扬优势、补短板、锻长板,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提档升级、强链补链和自主安全可控,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全行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2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名单
序号  |  
    企业名称  |  
    省市  |  
    2021年营业收入(亿元)  |  
   
1  |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3705.45  |  
   
2  |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  |  
    3055.98  |  
   
3  |  
    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1634.95  |  
   
4  |  
    三一集团有限公司  |  
    湖南省  |  
    1545.60  |  
   
5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1167.96  |  
   
6  |  
    新疆特变电工集团有限公司  |  
    新疆区  |  
    756.95  |  
   
7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省  |  
    671.31  |  
   
8  |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532.69  |  
   
9  |  
    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508.17  |  
   
10  |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新疆区  |  
    505.71  |  
   
11  |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省  |  
    492.64  |  
   
12  |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区  |  
    478.45  |  
   
13  |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476.69  |  
   
14  |  
    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  |  
    黑龙江  |  
    418.57  |  
   
15  |  
    临沂临工机械集团  |  
    山东省  |  
    407.07  |  
   
16  |  
    三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401.75  |  
   
17  |  
    白云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349.74  |  
   
18  |  
    浙江省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349.19  |  
   
19  |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304.17  |  
   
20  |  
    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293.65  |  
   
21  |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省  |  
    292.94  |  
   
22  |  
    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  |  
    广西区  |  
    289.16  |  
   
23  |  
    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  
    陕西省  |  
    283.11  |  
   
24  |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黑龙江  |  
    247.98  |  
   
25  |  
    大全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238.81  |  
   
26  |  
    人本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215.71  |  
   
27  |  
    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  |  
    陕西省  |  
    180.04  |  
   
28  |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  |  
    176.07  |  
   
29  |  
    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省  |  
    166.93  |  
   
30  |  
    云南云内动力集团有限公司  |  
    云南省  |  
    165.98  |  
   
31  |  
    卫华集团有限公司  |  
    河南省  |  
    163.34  |  
   
32  |  
    安徽叉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省  |  
    153.65  |  
   
33  |  
    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山西省  |  
    150.53  |  
   
34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河南省  |  
    146.15  |  
   
35  |  
    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145.53  |  
   
36  |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144.90  |  
   
37  |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141.94  |  
   
38  |  
    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省  |  
    141.49  |  
   
39  |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辽宁省  |  
    121.05  |  
   
40  |  
    杭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118.78  |  
   
41  |  
    青岛汉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省  |  
    118.11  |  
   
42  |  
    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河南省  |  
    116.22  |  
   
43  |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省  |  
    114.08  |  
   
44  |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  |  
    112.97  |  
   
45  |  
    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  |  
    112.25  |  
   
46  |  
    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  |  
    辽宁省  |  
    112.01  |  
   
47  |  
    北京京城机电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市  |  
    106.76  |  
   
48  |  
    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  |  
    甘肃省  |  
    103.28  |  
   
49  |  
    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99.43  |  
   
50  |  
    天津市金桥焊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天津市  |  
    97.26  |  
   
51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省  |  
    95.17  |  
   
52  |  
    江苏恒立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93.09  |  
   
53  |  
    风帆有限责任公司  |  
    河北省  |  
    92.53  |  
   
54  |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省  |  
    91.60  |  
   
55  |  
    大连重工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更名)  |  
    辽宁省  |  
    91.33  |  
   
56  |  
    山东五征集团  |  
    山东省  |  
    89.49  |  
   
57  |  
    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83.77  |  
   
58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省  |  
    75.50  |  
   
59  |  
    杭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74.43  |  
   
60  |  
    杭州东华链条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68.09  |  
   
61  |  
    烟台冰轮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  |  
    66.15  |  
   
62  |  
    西子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65.78  |  
   
63  |  
    中国四联仪器仪表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市  |  
    65.75  |  
   
64  |  
    开山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61.56  |  
   
65  |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江西省  |  
    60.63  |  
   
66  |  
    山东豪迈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省  |  
    60.08  |  
   
67  |  
    杭州汽轮动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57.88  |  
   
68  |  
    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辽宁省  |  
    57.72  |  
   
69  |  
    无锡市华美电缆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57.67  |  
   
70  |  
    天津大桥焊材集团有限公司  |  
    天津市  |  
    55.32  |  
   
71  |  
    安徽全柴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  |  
    55.18  |  
   
72  |  
    四川空分设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四川省  |  
    54.19  |  
   
73  |  
    江苏华朋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51.97  |  
   
74  |  
    秦川机床工具集团  |  
    陕西省  |  
    50.52  |  
   
75  |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  
    河南省  |  
    50.20  |  
   
76  |  
    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  |  
    46.62  |  
   
77  |  
    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46.33  |  
   
78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45.19  |  
   
79  |  
    湘电集团有限公司  |  
    湖南省  |  
    43.27  |  
   
80  |  
    南京汽轮电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省  |  
    39.84  |  
   
81  |  
    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35.91  |  
   
82  |  
    江麓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  
    湖南省  |  
    35.01  |  
   
83  |  
    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  |  
    安徽省  |  
    34.32  |  
   
84  |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33.84  |  
   
85  |  
    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  |  
    辽宁省  |  
    33.65  |  
   
86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辽宁省  |  
    32.98  |  
   
87  |  
    和利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32.90  |  
   
88  |  
    豫飞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河南省  |  
    32.74  |  
   
89  |  
    重庆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  
    重庆市  |  
    31.27  |  
   
90  |  
    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30.73  |  
   
91  |  
    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30.28  |  
   
92  |  
    江苏常发农业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29.88  |  
   
93  |  
    江苏国茂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29.44  |  
   
94  |  
    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29.02  |  
   
95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江苏省  |  
    28.09  |  
   
96  |  
    扬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27.80  |  
   
97  |  
    张家港广大特材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27.37  |  
   
98  |  
    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25.70  |  
   
99  |  
    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25.33  |  
   
100  |  
    北京电力设备总厂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25.10  |  
   
2022年中国汽车工业整车二十强企业名单
序号  |  
    企业名称  |  
    省市  |  
    2021年营业收入(亿元)  |  
   
1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7798.46  |  
   
2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吉林省  |  
    7056.96  |  
   
3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湖北省  |  
    5555.15  |  
   
4  |  
    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4817.58  |  
   
5  |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4318.83  |  
   
6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3603.16  |  
   
7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2595.54  |  
   
8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2161.42  |  
   
9  |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  
    辽宁省  |  
    2147.87  |  
   
10  |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  |  
    1683.82  |  
   
11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河北省  |  
    1364.05  |  
   
12  |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  |  
    1061.13  |  
   
13  |  
    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陕西省  |  
    820.03  |  
   
14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安徽省  |  
    403.14  |  
   
15  |  
    蔚来控股有限公司  |  
    安徽省  |  
    364.73  |  
   
16  |  
    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  |  
    河南省  |  
    282.54  |  
   
17  |  
    重庆理想汽车有限公司  |  
    重庆市  |  
    270.10  |  
   
18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209.98  |  
   
19  |  
    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  |  
    154.18  |  
   
20  |  
    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重庆市  |  
    84.67  |  
   
2022年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三十强企业名单
序号  |  
    企业名称  |  
    省市  |  
    2021年零部件业务收入(亿元)  |  
   
1  |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  |  
    2610.36  |  
   
2  |  
    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1399.44  |  
   
3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  |  
    914.91  |  
   
4  |  
    万向集团公司  |  
    浙江省  |  
    817.77  |  
   
5  |  
    宁波均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450.21  |  
   
6  |  
    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  |  
    广 西  |  
    382.85  |  
   
7  |  
    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  
    广东省  |  
    365.89  |  
   
8  |  
    中国航空汽车系统控股有限公司  |  
    北京市  |  
    315.80  |  
   
9  |  
    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302.86  |  
   
10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上海市  |  
    262.93  |  
   
11  |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  
    河北省  |  
    260.93  |  
   
12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福建省  |  
    213.80  |  
   
13  |  
    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吉林省  |  
    205.37  |  
   
14  |  
    蜂巢易创科技有限公司  |  
    河北省  |  
    200.68  |  
   
15  |  
    万丰奥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197.91  |  
   
16  |  
    东风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  |  
    湖北省  |  
    194.97  |  
   
17  |  
    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省  |  
    185.79  |  
   
18  |  
    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河北省  |  
    185.60  |  
   
19  |  
    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175.88  |  
   
20  |  
    精诚工科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河北省  |  
    175.69  |  
   
21  |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省  |  
    171.65  |  
   
22  |  
    宁波继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省  |  
    167.60  |  
   
23  |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河南省  |  
    162.10  |  
   
24  |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广 西  |  
    158.73  |  
   
25  |  
    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河北省  |  
    152.52  |  
   
26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  |  
    江苏省  |  
    135.99  |  
   
27  |  
    安徽中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省  |  
    135.80  |  
   
28  |  
    无锡威孚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江苏省  |  
    131.84  |  
   
29  |  
    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吉林省  |  
    124.49  |  
   
30  |  
    安徽环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省  |  
    11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