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伦敦2021年6月9日 /广东会/ -- 世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 Quacquarelli Symonds于今天发布了最新2022QS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是目前全球查阅量最大的世界大学排名。在此次排名中,首次有两所中国大陆大学跻身世界前20。这是在十年的持续进步之后,中国高校所取得的最新的里程碑。麻省理工学院连续第十年获得世界排名第一,牛津大学则在2006年之后首次上升到世界第二名,而斯坦福大学和剑桥大学则并列第三。
中国大陆大学中领先的高校依然是清华大学,世界第17名,亚洲第3名。此次与其共同出现在前20名榜单的是北京大学。相比较去年,北京大学的排名上升了5位,现为世界第18名(亚洲第4名)。这是北京大学在2006年之后,首次进入世界前20名。亚洲排名前二的大学仍然位于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位列世界第11名,而南洋理工大学的排名上升1位,现为世界第12名。
北京大学排名的历史性进步,源于其优秀的科研成果,也归功于北大与全球高等教育界的高水平合作。根据QS的研究伙伴Elsevier提供的数据,QS发现:
此次排名也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机构在全球舞台上不断增强的实力,以及其对全球新冠肺炎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除了清华北大以外,还有更多的中国大陆大学在此次排名中取得了QS世界大学排名的历史最好成绩。这些大学包括:
总体上,2022QS世界大学排名共有58所中国大陆大学上榜,相较去年的榜单多出7所。在这58所大学中:
今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国收录了全球超过1300所来自97个不同地区的大学,相较去年的榜单多出145所。全世界共有6415所高校参与了QS世界大学排名的研究分析,其中1705所大学最终进入了排名榜单。QS分析了2015年至2019年期间发表的1400万篇学术论文的分布和表现,以及这些论文所获得的9600万次引用。结果同时也采纳了超过130000名学术专家和超过75000名雇主的意见。
中国大陆大学表现深度分析
QS 研究总监 Ben Sowter 表示:“也许没有哪个高等教育系统能在过去十年像中国那样取得如此显著的进步。仅仅在五年前,2016年QS世界大学排名的前20名中还没有一所中国大陆大学。如今,随着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大力投资和强大的教育发展战略,中国大学已经具有了卓越的全球认可度和世界领先的研究生产力,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在全球大学的学术论文发表量中排名世界第四,这也表明了中国双一流大学计划正在逐渐实现其远大目标。”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 Mainland China Top 10 2022QS世界大学排名: 中国大陆前十名  |  
   ||
2022  |  
    2021  |  
    Institution 大学  |  
   
17  |  
    15  |  
    Tsinghua University 清华大学  |  
   
18  |  
    23  |  
    Peking University北京大学  |  
   
31  |  
    34  |  
    Fudan University复旦大学  |  
   
45  |  
    53  |  
    Zhejiang University浙江大学  |  
   
50=  |  
    47  |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上海交通大学  |  
   
98  |  
    93  |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31  |  
    124  |  
    Nanjing University南京大学  |  
   
211  |  
    256  |  
    Tongji University同济大学  |  
   
225  |  
    246  |  
    Wuhan University武汉大学  |  
   
236=  |  
    260  |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哈尔滨工业大学  |  
   
©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04-2021 https://www.QS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最终解释权和版权归©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04-2021 https://www.QSChina.cn 所有  |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 Asian Top-10 2022QS世界大学排名:亚洲前十名  |  
   |||
2022  |  
    2021  |  
    Institution 大学  |  
    Location 地点  |  
   
11  |  
    11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新加坡国立大学  |  
    Singapore 新加坡  |  
   
12  |  
    13  |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南洋理工大学  |  
    Singapore 新加坡  |  
   
17  |  
    15  |  
    Tsinghua University 清华大学  |  
    Mainland China 中国大陆  |  
   
18  |  
    23  |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  |  
    Mainland China 中国大陆  |  
   
22  |  
    22  |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KU) 香港大学  |  
    Hong Kong S.A.R. 中国香港  |  
   
23=  |  
    24  |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东京大学  |  
    Japan 日本  |  
   
31  |  
    34  |  
    Fudan University 复旦大学  |  
    Mainland China 中国大陆  |  
   
33  |  
    38  |  
    Kyoto University 京都大学  |  
    Japan 日本  |  
   
34  |  
    27  |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香港科技大学  |  
    Hong Kong S.A.R 中国香港  |  
   
36  |  
    37  |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NU) 首尔大学  |  
    South Korea 韩国  |  
   
©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04-2021 https://www.QS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最终解释权和版权归©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04-2021 https://www.QSChina.cn 所有  |  
   |||
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2022: Global Top-20 2022QS世界大学排名:全球前20名  |  
   |||
2022  |  
    2021  |  
    Institutiton Name 大学  |  
    Location 地点  |  
   
1  |  
    1  |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麻省理工学院  |  
    United States 美国  |  
   
2  |  
    5  |  
    University of Oxford 牛津大学  |  
    United Kingdom 英国  |  
   
3=  |  
    2  |  
    Stanfo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  |  
    United States 美国  |  
   
3=  |  
    7  |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剑桥大学  |  
    United Kingdom 英国  |  
   
5  |  
    3  |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学  |  
    United States 美国  |  
   
6  |  
    4  |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加州理工学院  |  
    United States 美国  |  
   
7  |  
    8  |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帝国理工学院  |  
    United Kingdom 英国  |  
   
8=  |  
    6  |  
    ETH Zurich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  
    Switzerland 瑞士  |  
   
8=  |  
    10  |  
    UC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伦敦大学学院  |  
    United Kingdom 英国  |  
   
10  |  
    9  |  
    University of Chicago 芝加哥大学  |  
    United States 美国  |  
   
11  |  
    11  |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新加坡国立大学  |  
    Singapore 新加坡  |  
   
12  |  
    13  |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南洋理工大学  |  
    Singapore 新加坡  |  
   
13  |  
    16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宾夕法尼亚大学  |  
    United States 美国  |  
   
14=  |  
    14  |  
    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  
    Switzerland 瑞士  |  
   
14=  |  
    17  |  
    Yale University 耶鲁大学  |  
    United States 美国  |  
   
16  |  
    20  |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爱丁堡大学  |  
    United Kingdom 英国  |  
   
17  |  
    15  |  
    Tsinghua University 清华大学  |  
    Mainland China 中国大陆  |  
   
18  |  
    23  |  
    Peking University 北京大学  |  
    Mainland China 中国大陆  |  
   
19  |  
    19  |  
    Columbia University 哥伦比亚大学  |  
    United States 美国  |  
   
20  |  
    12  |  
    Princeton University 普林斯顿大学  |  
    United States 美国  |  
   
©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04-2021 https://www.QSChina.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最终解释权和版权归© QS Quacquarelli Symonds 2004-2021 https://www.QSChina.cn 所有  |  
   |||
排名方法论
本次QS世界大学排名共采用了六个指标:
1. 学术声誉:基于超过130000名学者的调查问卷反馈;
2. 雇主声誉:基于超过75000名雇主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调查问卷的答复;
3. 单位教员论文引文数:衡量学术影响力,通过五年内大学研究论文的引用总数除以大学的教师数量得出;
4. 师生比例:代表教学规模,将学生的人数除以教职员人数得出,以用于全球学生群体参考所选大学的班级规模;
5. 国际教师比例:QS的两个国际化指标之一,衡量大学中非本国教师的比例。
6. 国际学生比例:QS的两个国际化指标中的第二个指标,衡量一个大学中的非本国学生群体比例,这也可以表明大学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能力。